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存在月子病的临床实践
1.资料与方法:
1.1临床资料:
本组所观察的60例,均所取得了我竹林园的临床病例,其中女59例,男1例,年龄在26岁—70岁,病程平均为晨僵、两手关节胀痛、难受、两肩膀痛、两手腕痛、两胯骨痛、两腿难受酸困疼痛无力、腿膝冷痛甚至抽搐,长时间的病伤肝肾,同时都会产生类风湿病。
1.2中医诊断辩证标准:
中医诊断标准参考国家中医管理局1994发布的《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》中于“尪痹”的诊断依据症候分类,疗效评定[53]
1.3初起多以小关节呈对称性疼痛、肿胀,多发手指关节或脊背、晨僵活动不利。1.2起病缓慢,反复迁延不愈,逐渐形体消瘦。常因感受风、寒、湿、邪而反复发作。1.3病久受累关节呈梭形肿胀、压痛惧按、活动时疼痛,后期关节变形僵直,表面光滑,周围肌肉萎缩。少数病例有皮下结节。1.4血查类风湿因子阳、或有(RF+),发作期血沉可增块。X线射片可见骨质疏松改变,或关节侵蚀呈半脱位或脱位,以及骨性强直、关节面融合等。
治疗方法:应用纯中药根据祖传秘方粉剂合成胶囊。
药品由我园自制:
祛风散寒,除湿通经络
[主要症状]关节肿胀疼痛,痛有定处,晨僵屈伸不利,遇寒则痛剧,局部畏寒怕冷。舌苔薄白,脉浮或沉紧。
[运用方药]:防己10g;防风10g;羌活6g;独活6g;当归15g;川芎3g; 黄芪20g;秦艽6g;乳香3g;甘草6g;苍术10g;
[辩证加减]
1. 风胜者加防风、白芷,以祛散风邪
2. 寒胜者加附子、川穹、细辛以湿内散寒
3. 阳虚寒加附子、温通十二经脉,湿盛者白术易苍术、川朴
4. 若面色苍白、局部喜暖畏寒、面淡,加附子,温阳散寒
5. 痛剧加蜈蚣、全蝎,搜风剔络
6. 刺痛者加三七、红花、没药、延胡索、桃仁、活血化瘀
清热除湿,宣痹通络
[主证]恶风、发热、关节红肿热痛、得凉则痛、关节活动受限、手不能握摄,足难以履步,骨骱灼热、肿胀、疼痛、重着感,晨僵,口渴或渴不饮,溲黄赤,大便不爽或不实,苔腻或黄腻,舌质偏红,脉数。
[方用] :防己10g 僵蚕20g 薏苡仁30g 连翘15g 苍术15g 滑石30g 焦山栀子15g 黄柏10g 怀牛膝30g 赤小豆30g 鸡血吞15g
[辩证加减] 1关节肿痛加忍冬藤、木瓜、桑枝使清热利湿,活络通痹之功更专。2湿浊者加土茯苓。3热毒盛者加紫花、地丁、蒲公英、忍冬花。4热盛者石膏、寒水石。5热灼伤阴加玄参、生地、去滑石、赤小豆。
肝肾同治,气血两损证
[主要症状]:形体消瘦,关节变形,肌肉萎缩,骨节烦痛,僵硬,活动受限,关节功能IV级,筋脉,拘急或筋愒肉,目闰,常伴见腰膝酸软,无力,眩晕,心悸,气短,指甲淡白,脉细弱,苔薄,面淡无华,或面淡红。
[方用]十全六汤合独活寄生汤加减
党参16g、独活10g、桑寄生30g、秦艽10g、防风10g、细辛5g、当归10g、芍药10g、川芎10g、地黄15g、杜仲15g、牛膝15g、黄芪20g、白术10g、肉桂3g、甘草6g。
[辨证加减] 1偏阴血虚者,咽干耳鸣,失眠梦犹,盗汗、烦热颧红加左归丸治之。2偏阳虚者面白、浮肿、畏寒暖,手足不温、右归丸。3肿胀者白芥子、皂角。4关节疼痛者加忍冬藤、鸡血藤、青风藤、海风藤、雷公藤。
药物治疗:
急性期由于神经根发炎、充血炎性,反映而引起剧烈疼痛时,对照组合予20%地寒米松,注射液5—10m静脉滴注,每天1次,给药五天。治疗组给竹林园风湿宁九号方胶囊痿弱无力之十一号、袪风除湿之六号胶囊,每日一剂,10剂为一个疗程。
1:4根据《中医常见病症诊疗常规》疗效标准而拟定。
1治愈:临床症状消失、关节活动正常、实验检查白血球、红血球、血红蛋白都提高了正常了,恢复工作。
2好转:临床症状,明显好转,实验检查有改善,无明显的压痛点、刺痛、难受、酸困显明消失。
3未愈:症状及实验窒检查无时行,效果不明显。
1:5症状缓率比较
注:各组之间经X2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(P<0.05)
1:6复发率比较
治疗组临床治愈60例中,半年后复发3例,复发率为5%;
对照组临床治愈60例中,半年复发9例,复发率为15%。
两组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性(P<0.05)
2、(1)临床症状难受酸困、痿弱无力、浑身冷、胸满气短,关节疼痛都消失了。化验:白血球、红血球、血红蛋白都提高了,达到了正常值。
(2)有效:临床和体症减轻了,改变了僵硬的问题直抬高,难受、酸困、抽搐、痿弱无力、胸满气短浑身冷疼痛的问题,都减轻逐步消失。
(3)无效的不医嘱的,不加强保养的、喝药期间就是保养阶段,不但不保养,反而泡脚、洗澡、因夏季出汗、汗捻张开、整天泡澡就会增加湿气、症状加重。
3、山西闻喜杨某56岁,患类风湿23年,2006年3月间来到我竹林园临床治疗:
23年的产后两手关节胀痛、两肩膀痛、变天以后浑身难受、酸困、痿弱无力、两手麻木、两腿硬的不能打弯,将医院化验为类风湿(RF二十)白血球2.8,红血球2.98,血红蛋白9.7,中医诊断风寒湿邪尪痹症,西医诊断化验定为类风湿。治疗组用本园系列祖传秘方:
1、竹林园风湿宁9号伤害了气、血凝滞
2、竹林园之6号祛风寒、除湿通经络、浑身冷
3、竹林园痿弱无力之8号祛36种风的之一种风
4、用竹林园之3号腿膝冷痛
5、用竹林园之5号手足麻目、四肢无力,十肢剧麻
到竹林园用秘方临床治疗:效果显明、治疗一个半疗程,将医院再次化验:白血球达到4.8,红血球达到4.64,血红蛋白达到164,RF阳变为RF阴,使不同程度都得到改变,通过再服药达到正常值。
4、讨论:
类风湿关节炎属于中医“尪痹症”“顽痹症”范畴,是由风、寒、湿邪容于关节,气血痹阻,导致以关节疼痛、肿胀、晨僵为特点的疾病,临床表现隶属于风、寒、湿“尪痹”,凡是都由“不通”所致,痛则不通、通则不痛,早在《内经》中即有记载。“风寒湿三气杂至,合而为痹也”,《素问痹症》代表了古人对痹论外因的认识,同时古人也意识到外因只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外部条件,内因则是疾病发生演化的根本因素。故《素问、评热病论》指示“风雨寒热不得虚,不能独伤人”又指示“不与风寒湿气合,故不为痹”体现了古代的唯物辨证思想。概括地说正气不足是痹症发生的内因,是本而风寒湿邪是痹证发生的外在因素,是标。RF有+号高,就是进入骨内的湿气严重;有刺和固定的痛处,就是有血阻滞;浑身无力,就是中了一种邪风;浑身痛就是有风、寒、湿“痹症”和“尪痹”所产生。通过用我竹林园秘方系列药、就能打开筋骨,改善局部血液循环,促进骨关节细胞的分布部位数量增加,促进了骨质细胞的功能,便使血管由细变粗,血液循环就没有阻碍了,中医达到康复,才应用与临床实践,值得进一步推广宣传。